光明在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方面,有什么最新动向?在优质医疗方面,还有哪些新资源?打造全民健康新高地,有什么计划?
4月25日上午,在做客深圳广电集团先锋898《民心桥》节目时,光明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党组书记邱浩航对上述问题给予回应。
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项项扎实的举措,让市民对光明区打造大湾区医疗健康新高地,有了更多了解和期待。
光明区集聚了丰富的科研、医学和临床医疗资源,拥有比较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床位数达到4896张,社康中心总数达60家,每万人全科医生数达6.1名,预计2025年总床位数将超过1万张。
不仅健康福利指数不断上涨,光明区还依托光明科学城得天独厚的科技创新载体资源,努力促进科研、教学、医疗、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去年,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26.6亿元,增长9%;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925家,国高企业突破2000家。
如果沿着光侨路一路向北行驶,沿途将遇到两个医疗领域“大咖”——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院落式、园林化建筑风格的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一期规划床位数2000张,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中医院,预计在2024年第三季度开业运营。地铁13号线可以直接到达光明院区门诊大厅,交通十分便捷。
未来,光明院区将以肝病、肾病、脾胃病、针灸科、内分泌科等6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为引领,培育疾病预防、慢性病、中药制剂等中医药特色重点专科群,打造高水平中医药科研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医疗中心。
位于光明云谷片区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工地上塔吊林立,主体建筑在春天里犹如春笋般拔节生长。医院总规划床位数4000张,一期开放床位800张,二期规划床位3200张,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医院。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光明区人民医院3家三甲医院为“领头羊”,光明区构筑起一个量质并举的医疗资源“基本盘”。
目前,光明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55家,其中医院6家、社康中心60家,总床位数达到4896张。60家社康中心已基本实现“步行15分钟医疗服务圈”威廉希尔williamhill,累计建立家庭病床7641张,在全市社区健康服务考核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2023年,光明区在全市率先开展智慧家庭病床项目试点,免费提供智能可穿戴设备供患者在家中使用,目前已累计建立智慧家床185张。
健全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为解决光明区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市民能够病有良医,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目前,光明区常住人口约110万。随着辖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数据还在不断增长。光明区提出全力推进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今年将出台《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下称“《计划》”),通过建成“三个一”,提供从备孕到生命终点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服务,为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锻造坚实基础。
建成一个健康管理服务平台。通过组织高水平医疗机构搭建“1”个健康管理中心和心脑血管系统、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4”个重点疾病防治中心,为群众提供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及前沿科技健康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开展全民体检,实现“基础有保障,特色有选择,高端有供给”。
建成一套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开展“妇幼、青少年、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四大健康行动及“全民健康体检工程”“心理健康建设工程”“脑健康工程”等十项重点工程,落实覆盖全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如对心血管、肿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这四种致死率高、发病率高的疾病,开展重点疾病防治工程;对心理健康、脑健康、眼健康、运动健康这四种当前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疾病,开展重点专项工程;结合光明特点,光明区还打算推出中医药特色服务、医产学研融合两个特色工程。
建成一个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统筹多方数据资源,建设卫生健康大数据底座,强化信息系统智慧便民、业务协同、综合监管等建设,为群众提供智慧化一站式健康服务。
为了保障《计划》60多项任务顺利落实,光明区将分三年实施,每一年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成立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撑。
该《计划》将在政府统筹下,发动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机构、康复和养老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开放共享生态。
“打造大湾区医疗健康新高地”的目标锚定,底气不仅来自于充沛的临床医疗资源,拥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3所研究型医院,也来自于这里集聚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光明科学城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中,有10个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合成生物设施是具备大规模、自动化、高通量开展合成生物技术研究的科技基础设施,建有11个高度自动化的功能岛。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是全球首个综合型脑科学研究平台,将为治疗各类难以治愈的脑疾病提供新的可能。
此外,光明区已集中布局建设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医学科学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等科研机构、高校院所,以及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光明分院等专业服务平台,可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支撑。
依托光明科学城在重大科技创新资源方面的集聚优势,根据全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光明区重点布局了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合成生物、脑科学与脑机工程4个产业集群,出台了专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高品质打造卫光生命科学园、银星光明生命健康科技园等专业产业空间,培育集聚了一批行业龙头,产业整体创新能级显著增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光明区重点发展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2个产业集群,集聚了迈瑞、科曼、帝迈等龙头企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2家,高端医疗器械集群规模超过500亿元。
依托合成生物研究大科学设施、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合成所,布局建设了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首创推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去年,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并落户光明。近三年来,全市新增的合成生物企业八成落户在光明,总估值超300亿元。
脑科学与脑机工程产业方面,依托脑解析与脑模拟大科学设施、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落地了市级产业基金,优质企业总量增至60家,集群总估值超过60亿元。
为更好支持项目落地,光明区正在开展连片产业空间整备,打造光明云谷大湾区生物医药谷等平方公里级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社区,充分满足生命健康产业需求。
接下来,光明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同时,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区和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先行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