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会声音|智慧、多元、创新、国际化......医疗健康领域的热议关键词还有这些~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就创新药发展、深化医药卫生领域改革、传染病防控、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医药卫生领域工作做出要求和规划。
两会进行时,来自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医疗健康领域的两会声音。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转换思维,重视高价值专利涵育,从重理论和技术水平的先进性转向重视市场需求,从源头筛选研究方向。要发挥政策引导,创造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引导科研重心从发论文评奖项到运用于临床诊疗,推动突破性研究创新。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研发与临床的互动机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高校、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的创新能力,攻关“卡脖子”“填补国内空白”等关键核心技术,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合作,构筑竞争壁垒,早日实现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国产化。
打通“政、医、产、学、研”协作通路。要立足长期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及布局,科学规划管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比重,一路小跑提升国产高端医疗器械整体水平。要探索医、产、学、研合作途径,在坚持医疗反腐、保护各方知识产权的同时,建立有效合规的多方主体参与的创新模式,营造健康协作环境。
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价值,避免重数量轻质量。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经验,建立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制定完善通用准则、细化具体领域的评价标准、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行业标准、建设诚信体系等,搭建政府引导、机构评价、市场调节的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引导高质量成果产出。
构建高水准的专业科技服务体系。当前,临床专家的日常医疗任务重,而实现原始创新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建议设置有交叉学科背景并具备实践经验的专门人员协助支持。
另外,建议增加创新服务机构,目前此类机构多聚焦于知识产权、创投路演、企业咨询等方面,只有少数机构建立了概念验证中心、具备中试生产能力、提供医工交叉人才教育等,要鼓励机构提供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服务体系。还应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中早期研发,加大政府基金投入,支撑高技术壁垒属性的高端医疗器械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优质的国际医疗服务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等医疗服务需求,对相关产业也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效应。据世界医疗旅游协会预测,未来全球医疗旅游产业将保持15%至25%的年增速,成为全球健康经济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他建议,可以先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探索,再逐步扩大延伸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医院方面,可选择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的发达地区作为试点,让高水平公立医院发挥主力军作用。从适当放开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比例、优先开放高水平专科,推动中国医院评审标准国际化、加大人才引育、用好中医药独特魅力等方面,加快推进国际医疗服务发展。
▲ 点击查看:【德品医疗股份】为中国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当前,“双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在规则机制、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可以预期,在国家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大湾区将肩负更大的使命,澳门应为“双区”建设展现更大的作为与担当。
澳门特区政府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要契机,实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以减少对单一产业发展的依赖,提高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性威廉希尔williamhill。
2023年,特区政府提出采取“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优化产业结构。“1”就是按照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要求,促进旅游休闲多元发展,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4”就是持续推动大健康、现代金融等四大重点产业发展。
在“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中,大健康产业主要从“中医药”和“医疗+旅游”两方面开拓发展,并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作为着力点,通过于2023年12月20日试营运的澳门协和医院,发挥引领作用,增加市场化元素,吸引更多以医疗、养生和保健为目的的旅客赴澳。
同时,致力于打造立足澳门,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东南亚国家的医疗中心,为澳门居民和外地旅客提供更加专业和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促进与其他项目有效联动,助力“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
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澳门本身已具备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元素和优势,包括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完善的商业、旅游、住宿、娱乐、会展、休闲等配套设施。特区政府还制订了包括大健康产业范畴在内的一系列人才引进制度,借助专业人才的经验及技术能力,引领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成立药物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化新药审评审批制度,支持具有临床创新性的药物在澳门上市使用,利用澳门新药审批时间较短的优势,让有需要的病人更快获得所需新药,保障新药的可及性。2022至2023年,已批准53款新药在澳门登记上市,覆盖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皮肤疾病、神经疾病及传染病等多个治疗领域。同时,澳门的私人医疗机构还开展疫苗接种服务,为内地居民提供不同的选择。
当前,澳门已具备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制度、政策和措施,为促进“双区”融合,发挥北京协和医院落户澳门和澳门药械政策的优势,建议考虑以“先行先试”的方式,方便大湾区居民赴澳接受医疗服务,借助澳门高质量的医疗水平、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新的药物,在服务更多内地居民的同时,亦促进湾区人才和资源等要素的流动,以及专业技术的提升,贯彻落实“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
可参照商务签注的形式,为内地赴澳参加医疗旅游的人士及其陪同人员发出在指定期间内多次往返澳门,以及入境最长或累计可逗留一定日数的签注。
同时,建议可采取分步骤实施的策略,例如可先从大湾区内地九个城市开始,逐步扩展至广东省全域,及至全国范围,以进一步推动澳门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为澳门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并助力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推动落实健康中国重要战略。
王岩表示,传统电子病历系统缺乏与专科业务深度结合的结构化数据,医院一般缺少临床科研所需的全流程诊疗数据。这些是当前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为此,王岩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以临床科研为牵引,强化信息系统与临床专科业务的结合。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探索改革传统电子病历结构。
二是建设更高质量的全流程诊疗数据。在当前互联互通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可满足专科科研创新的连续性全流程诊疗数据闭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降低数据获取成本。
三是完善法律法规,创造医疗数智技术研发、试验、应用的良好环境。建议在数据管理、隐私安全等方面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尝试在国家层面建立医疗数据流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