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资金超百亿医疗寒冬下这家头部机构怎样发现医疗本事价威廉希尔williamhill钱发作时机
栏目:威廉希尔动态 发布时间:2024-02-13
 2023年,医疗健康在高压之下嬗变,在行业周期的起落中,医疗投资如何调整策略?动脉网访谈了动脉网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VGC)高级合伙人高洁亮。  动脉网访谈时正临近春节,寒冷的季节医疗行业从业者并没有停下脚步。春节前夕,高洁亮和鼎晖VGC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仍然密集地拜访企业,参加被投企业董事会。在采访中,高洁亮坦言和企业家交流来看,过去一年颇为艰难,但多家被投企业陆续有成果落地,行业仍有生机。

  2023年,医疗健康在高压之下嬗变,在行业周期的起落中,医疗投资如何调整策略?动脉网访谈了动脉网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VGC)高级合伙人高洁亮。

  动脉网访谈时正临近春节,寒冷的季节医疗行业从业者并没有停下脚步。春节前夕,高洁亮和鼎晖VGC的其他同事们一样,仍然密集地拜访企业,参加被投企业董事会。在采访中,高洁亮坦言和企业家交流来看,过去一年颇为艰难,但多家被投企业陆续有成果落地,行业仍有生机。而历史上每一次驱散寒冬的力量正是来自这些创新企业的生命力,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机会。

  在高洁亮看来,2023年虽然医疗投资降温,但中国市场足够大威廉希尔williamhill,给创新和技术进步萌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还有很多新机会。从数据上看,仍然有约千家企业拿到融资。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投资回报来自交易越来越难,更多回报来自成长价值。大环境对于投资容错率要求更高,过去投中前20%的企业可以成功,而现在要投中前10%的企业。

  鼎晖VGC(创新与成长基金)成立于2015年,医疗健康是鼎晖VGC聚焦的主要大方向之一,作为医疗健康行业的长期陪伴者,投资案例包括先导药物、集萃药康、南新药业、归创通桥、德美医疗、微远基因、齐碳科技、新格元迈新生物等。鼎晖VGC在管资金规模超过100亿元。

管制资金超百亿医疗寒冬下这家头部机构怎样发现医疗本事价威廉希尔williamhill钱发作时机

  2023年医疗投资处于下行周期,作为医疗行业长期陪伴者,您会如何总结2023医疗健康投资行业?

  2022年下半年市场就已开始变冷,2023年是市场下行的延续,这属于周期性的变化。2018年-2019年港股18A和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政策推出,将医疗健康投资热度带上高点,行业快速发展,也带来一些泡沫。2022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医疗健康投资进入下行周期。从融资数据上看,2023年国内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总额缩水,医疗健康项目融资难度加大。2024年预计会延续这一趋势,但下降趋势将更平缓。

  首先总的来看,2023年行业整体都在收缩,投资的数量和资金量都更小。投资机构对于企业估值、基本面,包括企业技术团队、市场规模和竞争优势等要求更加严格。鼎晖VGC作为综合性基金,在板块侧重上会有所变化,医疗投资占比相对而言有所下降。

  第二大变化是医疗投资往两头走。一头是投早投创新,往早期走已是医疗投资的共识,在市场下行背景下,对于早期项目要求会更严格。另一头是会关注成长期和中后期项目。过去几年大量医疗企业上市带动一级市场中后期项目估值偏高,甚至出现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中后期项目的投资回报越来越低。经过近两年的调整,中后期项目估值趋于合理,同时随着更多里程碑实现、接近或开始商业化,风险也更低,我们也会合理布局这个阶段的项目。

  鼎晖VGC主投早期和成长期项目,您认为2023年市场对于早期项目要求和偏好发生了哪些变化?

  鼎晖VGC从2016成立一直坚持投资技术创新型的产业,支持科学家创业及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至今没有改变。2023年投资早期项目对于技术、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的要求和过去相差不大。但是对于团队的要求会更严格一些。既往更看重团队研发能力,现在对于团队的管理能力同样重视。因为你会慢慢发现,早期创业者往往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但不一定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的。所以要求创业团队要具有互补性能够有一位优秀的CEO负责公司的运营管理。随着公司的发展,企业会进入临床试验、注册、生产、销售等阶段,只有具备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才能保证研发成果高效转化成产品。

  近期,国内创新药行业向纳斯达克看齐,涌现了大量项目交易,中国Biotech的现金流来源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您认为这将如何影响创新药投资?您认为BD和并购交易趋势在2024年是否会延续?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创新药产业包括创新药企业、临床医院、外包服务产业、审评机构、保险体系等整个生态已经形成。创新药BD交易增加是行业内里程碑式的节点,这一产业现象代表着国内创新被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认可。比如鼎晖VGC投资的天境生物、和铂医药、科望生物等企业均通过license-out实现了多笔交易。这代表着中国生物医药创新产业体系慢慢完善,国内创新药生态正逐步走向成熟。

  我认为这一趋势在2024年还会延续。当创新的土壤已经形成,它会不断长出新的东西,这是供给端。在需求端,大型药企对新产品的需求持续存在,新冠也让多家公司现金流更加充足,所以大型药企有动力也有实力为好的产品买单。供给和需求的双重驱动将拉动国内创新药BD交易持续增长。

  国内创新的果实都被买走,国内创新药企业承担了整个创新药链条里面最苦、最累、风险最大的部分,您认为这是否会对国内创新药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过去两年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比较困难,创新药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压力较大,溢价能力受到一定影响,最终影响到BD交易的价格。但从全球生物医药发展趋势来看, BD交易是创新药行业的常态,并不会破坏创新药生态。

  长远看,大量创新药BD交易对于国内创新生态具有积极意义。国内创新药生态从零开始,大量BD交易代表着国内创新药产业坐上了全球交易的牌桌。后续随着产业和经济周期往上走,加之国内创新药产业实力越来越强,中国创新药在全球话语权会逐渐提升。

  出海成为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关键战略,您认为为什么出海关注度大幅提升?哪些企业有望实现成功出海?

  出海话题关注度提升受到两方面因素驱动。一方面是“控费”的大背景对国内销售产生一定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产业升级,部分领域完成了国产替代并开始进一步自主创新,有能力也有需求出海开拓市场。

  目前的出海企业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依靠低成本策略出海,以性价比优势打开海外市场。这一类相对比较常见,稳定的生产能力和性价比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类创新出海,依靠产品技术优势出海,无论是license-out,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海外市场,还是自建销售体系出海都属于此类,这种模式对产品创新性要求很高,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早期就开始布局出海。

  除了IPO退出,并购、股权转让等退出方式多元化是行业趋势。并购作为一种能够创造较高回报的退出方式,我们也很重视。比如创新药领域的licence-out可以理解为一种变相的并购退出,再比如医疗器械领域研发周期短,投入相对较少,但同时单品市场规模较小,决定了很多公司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公司,未来并购将是很好的退出渠道。

  另外,并购估值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刚才提到随着医疗投资变冷,企业估值也在逐步调整,这也是促进并购发展的重要因素,相信未来并购市场会更加活跃。

  关于体外诊断领域投资,2023是体外诊断去库存的一年,中国体外检测(IVD)市场规模达千亿,而上市公司已超过75家,竞争激烈,2023年新冠疫情影响消退,在您看来,体外诊断行业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随着新冠结束,体外诊断行业回到原来的状态。分子诊断、质谱、病理诊断、科学仪器及上游原料等是我们持续关注的一些细分领域。比如在产业链上游我们系统布局新格元、齐碳科技、华谱科仪等项目。

  展望2024年,鼎晖VGC看好哪些赛道,如何进一步挖掘中国医疗创新产业机会?预计关注哪些细分领域?

  技术创新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投资主线,除了创新药、医疗器械等主要细分领域之外先从不同维度谈一些想法吧。

  第二是挖掘商业化亮眼的项目。国内一些商业化表现出色中后期项目,即便是在市场较冷的情况下,收入增长仍然很快。

  威廉希尔williamhill

  第三是交叉学科。比如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农业、再生医学、脑机接口等交叉学科。

  然后回到细分领域, 创新药领域过去几大热点依然值得关注,比如ADC药物、小核酸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小分子药物中新的靶点和新的适应症、合成生物学等。这些都不是新热点,但都处于发展早期,可以持续关注。

  在医疗器械领域,复杂技术融合慢慢成为主流。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步伐从无源产品到有源产品,从低端仿制到多种技术融合的自主创新。从技术维度看始终关注创新技术,包括微创、新材料、AI、机器人等底层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从应用维度看,心血管、骨科、外科、神经等传统领域患者数量大,未满足需求多,应持续关注,同时我觉得消费医疗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重点赛道,医美、减肥、眼科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鼎晖VGC团队长期接触投资人与企业家们,2024年企业应该如何做以应对市场的变化,请问有什么具体建议?

  我们长期陪伴在企业家身边,过去一年总体来说是比较艰难的。就我的感受而言,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投资人,信心是最重要的,人们对生命长度和生命质量的追求是没有周期的,医疗产业的价值只会越来越大。另一个感受就是高度重视现金流,有困难的企业自然会重视,特别是发展比较顺利的企业也要做好准备,开源:积极融资、推进商业化、BD交易;节流:集中资源在重点产品上,尽力提升运营效率控制成本,度过寒冬,才能享受春暖花开。